實境秀節目《中文怪物》為在台多年的法國人Youtuber酷與其團隊所製作,聚集近百名在台外國人進行頗具創意的中文語言能力競賽。
酷團隊為了做好節目而大刀闊斧投入500萬預算出動17台攝影機與超過30台監視器,並一一檢視參賽者簽證確保合法,不論關卡設計、舞台布置、燈光、攝影、剪輯、動畫特效都具專業水準,讓觀眾能在Youtube頻道得到不輸給串流平台綜藝節目的感受。
報名資格似乎限定非華語圈,剔除雙親都是中文使用者與十八歲前就來到台灣,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們包括來台僅數個月到三十幾年,一起交流學習中文的心得並挑戰30萬獎金。
觀看《中文怪物》前個人知悉的在台外國人並不多,Youtuber中最熟悉主辦者酷,其次是李大豐、馮韋元,看完得以認識更多久居台灣中文流利的外國Youtuber或移居者。
EP1為晉級名額50人的第一關「聲調考驗」,得在30秒內用平板選擇正確聲調,題目多為日常生活用語,從機場常聽到的「飛機即將降落至桃園國際機場」、超商或加油站常用的「歡迎光臨,會員卡累積滿五十點送馬卡龍」、「我的統一編號是95341627」,到較有挑戰性的「卡比寶寶吃水餃」,以放水題「我最喜歡臭豆腐」、「你為什麼會來台灣?」收尾。
EP2進入晉級名額25人的第二關「中文理解」,從個人戰轉為選擇題搶答團隊賽,由第一關最快晉級的安娜、三浦直矢、陳安陽、海瑞森與狄伯仁擔任隊長,隊員選隊長、隊長選晉級者,題目對台灣人而言很簡單,國中會考會考什麼、用中獎表示懷孕、五個字是三個字等,三個麵包總共五十很顯然不是指三個50塊硬幣,因為台灣結帳不會要求付幾個硬幣,一壘手是誰那題比較有爭議,如果沒聽過對應梗會覺得「你知道一壘手是誰嗎?」「知道啊!」「對啊!」對話中,一壘名字除了誰,如果叫「知道」或「對」好像也說得通,題目有趣得令人覺得快轉真可惜。
EP3包括第二關「中文理解」後半段與敗部復活賽芋頭酥廣告詞業配演講,備胎、分鐘轉換成幾個半小時數學問題、大頭症或機車解釋等都是台灣常識,豐胸效果「有可能不大一樣,一樣不大,不一樣大或大不一樣」、前任是「上一個人」很能感受到中文奧妙,最令人慶幸的肯定是優先讓隊員晉級的俄羅斯沉穩老闆狄伯仁順利晉級,在中秋節來臨前在熱愛芋頭的酷頻道播出業配芋頭酥單元也太搭。
EP4迎來第三關「中文聽力考驗」,辦桌座位分五組挑戰喜劇演員博恩、資深主播沈春華、YouTuber黃大謙、語言治療師寶尼,台灣高手稱號只是噱頭,實際上考的不是中文是聽力,跟任何一個台灣人比都一樣,特邀嘉賓呈現自暴自棄亂寫裝自信狀態,博恩吐槽遇到豬隊友蠻中肯XD,但沒上字幕多數人都聽不太懂的廣告詞確實也沒必要刁難外國人,這集最在意的是前面幾組比完有沒有回去吃辦桌,太快上場感覺很多人沒吃飽。
EP5內容為第三關後半段和淘汰規則心理戰,共晉級15人,廣告詞聽三次再公布答案播四次節奏有點拖,只聽兩次或公布時直接播答案那句或許會好一點?隊內票選淘汰考驗人際關係和威脅度,想必止步於此的會特別不甘心,覺得應該用遊戲淘汰比較公平,不過其實只是個志在參與同樂的在台外國人聚會,倒也不需要太在意。
EP6推出第四關「看圖猜詞」搶答賽與第五關「魔王舞台」,覺得諧音關卡對台灣人最簡單,忍不住感慨「無恥」那麼明顯外國人居然看不出來,果然沒受過禮義廉恥教育荼毒(?),魔王舞台台北兒童合唱團唱我的家庭真可愛、寶島叫賣哥現場推銷大象泡泡機、夜貓組Leo王和春艷演唱饒舌歌〈驢子〉都很有趣,重點是決賽出現美國與韓國呈現人數4:1卻由後者獲勝的戲劇性發展,恭喜申聖贊獲得30萬獎金,能和台灣女友全家報喜訊。
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齊聚一堂激盪出的火花蠻有意思,能看到不同性格參賽者們或積極求表現沉默寡言低調言行,也能看到日韓世仇和抱團習慣。
會在過程中記住不少參賽者,除了優勝者申聖贊,俄羅斯好隊長狄伯仁、很台的美國大男孩陳安陽、同為美國的海瑞森、波蘭美女安娜、來自西班牙的梵雅戈、內斂日本人三浦直矢等,由衷祝福參賽者們不管是否早早被淘汰,有沒有被記住或是否希望受到矚目,都能好好享受在台灣的時光並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後接連的「努力」結論把主題搭回中文學習,讓人很感謝酷團隊努力做出一個好節目。
部分網友覺得某些參賽者表現得頗豬哥或是曾有不當言行的爭議人士,但要求製作團隊要對所有人身家調查顯然不切實際,就算有待改進的缺點仍瑕不掩瑜,雖然參與者多是外國人,中文詞彙與懷舊廣告等都很有台灣在地特色,期待還能看到後續或其他不同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