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手札

蒲公英手札

蒲公英草紙

作者: 恩田陸

譯者: 高詹燦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14

標籤:, ,

恩田陸作品30,《蒲公英手札》最早於2005年由集英社出版,同世界觀的常野物語系列之二,比起續集更偏向前傳,動盪明治時期農村少女述說與常野一族相遇的回憶。

比起系列第一作《光之國度》更能投入故事,或許因為由短篇轉為同一視角的長篇,對劇情的理解更容易了,才開始感覺好看。

時代背景回溯至動盪的明治時期,藉由農村的少女峰子說出她日記裡的過往回憶,受父親拜託而到富裕的槙村公館陪伴身體虛弱的聰子小姐後,她的世界變得豐富,得以窺見公館裡的食客政治家、書生、畫家、佛像雕塑家等人的舉止想法,在常野一族的春日家來到村子暫時停留時,得知關於「收藏」的秘密。

導讀寫得清楚,故事也很精采,畫面輕易躍出文字浮現在眼前,即便是二十世紀初的小小農村,也能從人們口中探見即將衝入帝國主義悲劇的日本,否定傳統、迷失、信念、改革,不變的是常野一族的使命。

喜歡的段落有蠻多的,摘錄其中一段畫家椎名先生的話:

出色的畫家在畫人物時,能將畫中人物的過去和心理層面也表現在圖畫中。就算是風景畫,也能讓人感受出其時代和氣氛。換句話說,畫家看起來像在描繪我們肉體能看見的景象,其實卻是呈現出我們無法看見的事物。

話說回來,人類本身原本就像是靈感的聚合體,不是嗎?我們無法看見自己。只要不是看鏡子,或是蹲在河邊,你我都是『看不見』的一種存在,沒人能夠光靠自己的眼睛看見自己。……我們隨著歲月增長,慢慢發現自己,花費漫長的時間來發掘自己的身影,我覺得這才是人類構成的本質。

覺得這段寫得真好,聰子提及的西洋畫與日本畫差異也很透徹呢。

看到最後的『雨』與聰子結局,眼淚忍不住滴落,然而不帶遺憾的殘留意志趕走了失去的悲傷,帶來更多感動。

常野一族的「收藏」使命真辛苦,但就像光比古說的,這是人人都有的能力,平常在碰觸各種作品時,不也將所有世界不同人物的喜怒哀樂等感情收藏在心中嗎?其實每個人都是常野一族,有沒有意識到而已,對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