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我直接讀大班(綿羊班 ^.<),當時上啥課忘得差不多,只記得午睡、下午茶、外頭有小游泳池等,對國語國文課的記憶,就是小學、國中、高中這十二年印象最深刻!
大學沒讀中文系就不太會碰,除非選修相關課程,總之來對「當時一點也不覺得美好只覺去他X的考試制度,現在卻相當懷念」的學生時代記下相關回憶吧!
◆ 小學時期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一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是小學開始教還是幼稚園就教過,不太記得了,不過自己所處的時代跟現代小孩又有很大不同吧,像我以前是國中一年級才開始學英文KK英標,現在小朋友都從什麼幼幼班就開始學。
以前的課本都是國立編譯館(被學生們暱稱「國立殯儀館」XD)所編,只有一種版本,所以不止會成為同世代的人們記憶,對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的家庭而言也能省錢,一本課本從哥哥傳給妹妹,再由妹妹傳給小弟,可以一直破破爛爛地傳下去(誤)
記得小學國語課本裡面會有注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粒種子』和『爸爸捕魚去』。
應該是某個學期的第一課一粒種子,現在還背得出課文:「有一粒種子,睡在泥土裡,一天,它醒了,覺得很暖和,不知不覺伸一伸身子………」印象中是這樣。
經典的爸爸捕魚去:「天那麼黑,風那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聽狂風怒號,真叫我們害怕!爸爸!爸爸!我們的心裡多麼牽掛。」相當好記XDDDD
還有什麼「老師早,小朋友早」、「孔融讓梨」、「勤勞和懶惰」,都是些道德勸說的東西,查資料時發現早期的小學國語課文還有:
第二十五課 愛國的商人
第二十六課 英勇的國軍
第二十七課 我們的家在大陸上
這種東西XDDDDD,在1971年第6冊國語課本看得到,足見國民黨洗腦教育之殘毒(噗),其實在我念小學的時候應該還是有類似東西,像是讚揚先總統蔣公多偉大之類的,記得以前的國語作業簿背後都會有『做個健健康康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種鬼話(喂),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改正為台灣人?還是在政治黑手的操控下繼續潛侵略?以前在學校講台語還會被罰錢或體罰,現在已經有台語課,甚至會教客家語,應該多多少少有點改變?
還有一課記得很熟的課文,中秋賞月!到現在還能背得很熟:
中秋夜,晚風飄,樹影搖曳桂花香。明月照亮小庭院,遍地皎潔閃銀光。
小凳子,圍成圈,說說故事談談天。月亮團團高空掛,地上人家也團圓。
月光下,嚐美味,中秋賞月樂趣多。汽水清茶裝滿杯。月餅柚子擺滿桌。
夜漸深,月影斜,庭院靜靜人聲歇。但願年年中秋夜,家家團圓看明月。
成為回憶的過去總是特別美好,國小時還有朗讀和說話課,也記得有種制度,就是早上老師們去開教師會議的時候,五六年級生每班要派幾個學生去幫低年級的小朋友們管秩序和上課,我那時就有去一個忘了一年級還二年級的教室,擺出大姊姊的架勢站在講台上看著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嬉鬧,想著自己也曾經那麼小,就有種老成的心態(噗)
◆ 國中時期
到了國中,就開始更全面性的填鴨式考試教育囉(歡呼)←別鬧
國中時改叫國文課,可以再細分為國文、作文、書法,還有啥一時忘記,誰叫我每次畢業就會很高興地把所有課本參考書都扔光,連以前國中寫的週記都被我在某年覺得占空間清掉了,現在想想有點後悔 囧(不過高中的週記還留著)
先說書法好了,忘了是小學還是國中,書法課時,我都會帶自己的『書法木盒組』,那是我以前跟我媽去菜市場時,看到裡面的攤販賣的,我小時候是會被變身鉛筆盒吸引的小孩,自然也被那種展開式的書法毛筆組吸引,就是木盒用一個鎖扣著,打開變上下兩層,上面那層有個像柵欄的東西鑽孔專門放毛筆,下面那層就放硯台、磨墨的那塊、墨汁盒,還有鋪的那塊黑色布還啥等,攜帶方面又齊全,那時我超愛的 XDDD,就像小丸子纏她媽買給她那樣撒嬌要買(笑) ,除了工具,上書法課要準備的還有什麼王羲之之類名人書法範本、宣紙、練習簿。
不過遺憾的是我書法寫得普普通通不怎麼好(垂頭),小楷就當平常寫字那樣寫,大楷毛筆粗如果不小心墨汁滴太多就會糊掉(噗),還會因為寫不好而重描一遍,結果越描越糟,然後就乾脆把那頁偷偷撕掉,最後書法簿變很薄(喂),我對不起永字八法XD
作文的話,看到在下網站主打文字心得文,應該能猜到作文對小的不算大問題?XD,我喜歡作文課,通常看到題目就能立刻動筆,然後霹靂啪啦一下子寫完交簿開始做自己的事,看到同學們羨慕的眼神,一邊疑惑別人為什麼寫不出來真奇怪,心裡偷偷覺得自己很棒很驕傲這樣(被打)
最拿手的是要表達自己想法感受那類論說文,大概因為以前就有上圖書館借大量雜書的閱讀習慣,習慣了思考,所以下筆很快,但抒情敘述文那類就有點沒輒,詩詞也是,在這方面比較缺乏訓練和天賦,不過還是喜歡寫作文也喜歡國文課。
至於平常的國文課嘛,就是上課、考試、背課、默寫,以前解釋啊課文詩詞之類都要一字不漏地背起來呢,漏一個字就被圈起來扣分 TAT,想起印度電影《三個傻瓜》那段對背多分的諷刺,但無力反抗的當時就算疑惑還是得一字不漏地背,直到高中還是得努力記課文。
國中的課本內容就相當有印象,文言文如司馬遷《張釋之執法》、劉禹錫《陋室銘》、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的那句意映卿卿如晤,白話文如宋晶宜《雅量》、林良《父親的信》、朱自清那篇老爸撿橘子的《背影》、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劉墉《你自己決定吧》 、 胡適《母親的教誨》,也有現代詩楊喚《夏夜》及其他唐詩宋詞散文。
永遠不會忘記,眼「翳 一ˋ」病,也不會忘記那句頂嘴的「娘什麼,老子都不老子!」
國文課啊國文課,遇到好的國文老師,上課確實是種學習也是樂趣,雖然默寫還是很討厭,不過背起來的字句,不知不覺也成了重要的記憶之一。
◆ 高中時期
更嚴厲的考試制度是也,除了國中有的項目,還多了收錄孔子孟子等老夫子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三不五時就要考試,翻開當初的行事曆小本子,會看到考試範圍、要背「師說」、「醒心亭記」、默寫「定風波」、「將進酒」等,還要讀許多另外發的補充教材如成語之類。
或許因為高中最初國文老師是一個教學方式較無趣的老頭(失禮),上課變得沉悶無趣害我都在底下塗鴉、傳紙條(喂),印象深刻的較少,不過後來分班,國文老師變成我班上親切的年輕女班導後,國文課總算繼續讓我喜歡。
雖然要背的課文長度似乎都變得更令人討厭,如蘇軾《前赤壁賦》、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顧炎武《廉恥》、歐陽修《醉翁亭記》、白居易《琵琶行》並序等,為了準備大考,每個人還要在家裡備置一本厚重砸人會很痛的《古文觀止》。
以前的背課文時光,讓我們來重溫蘇軾《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學生時代真是背過不少經典散文詩詞呢,雖然現在已經忘得七七八八,不過凡背過就留下痕跡,看著全文還是有點回憶,蘇子和客的問答是天地層次,讓我覺得自己好蜉蝣XD
當時還要記破音字、雙關語之類XD,中文的象形、會意、形聲等說文解字也是在高中時代學到,能充分感受到『正體中文』之美 >W<,而高中除了更嚴厲的考試制度,印象中報告也變得比較多,還有影片教學也豐富不少,這點我倒是很喜歡,比起坐在教室裡打混,全班到視聽教室關燈吹冷氣看電影才是享受啊,不管國中高中,看影片還有藝能課都讓人心情特別愉快!
到了大學,因為不是念中文系,基本上就沒啥接觸國文的機會,不過我有選修台灣文學與電影之類的通識課程,滿足我上課看電影的目標XDD,還有聽過侯文詠到校園的演講。
總之,國文身為義務教育中每週很多堂的主要科目,相信許多人當年或許背得很痛恨,現在回想卻會感到相當懷念,是學生回憶裡重要的一環。
我喜歡國文英文、高中前頗愛數學、物理化學普普通通實驗課較有趣、歷史地理公民三民主義討厭背來背去考完就忘記,最讓我感到愉快的其實向來都是術科,體育、美術、音樂、電腦之類,在義務教育結束就沒能再擁抱它們,讓人感到相當遺憾,其實自己再碰也不是不行,但強制力消失,會發現我終究離不開小說影視ACG,它們帶我去天堂也帶我下地獄。
所以稍微來回個憶,懷念健康均衡學生時代的同時,希望也能找回自己遺失多年的自製力,學科姑且不論,總覺得再這樣繼續喪失體育課,後果不可小覷(遠目)
P.S. 查詢國立編譯館教科書書目,可至「教科書數位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