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長安好》封面

長安好

长安好

作者:非10

發表平台:

完結年月:2024/09

篇幅:

字數:266.3萬

傾向:
標籤:, , , , ,

非10發表於起點女生網的古代言情創作《長安好》自2022年11月開始連載,於兩年內完結,故事關於文武雙全堪為名君的皇女如何在死後十二年借屍還魂登上大位守護家園。

年代設定參考唐代,主公與忠誠間的信賴情誼、女子用能力衝破束縛改變自身命運等情節描寫得頗精彩,惡有惡報也大快人心,可惜對外敵倭人的滅日描寫突顯出仇恨價值觀讓人好感度減退,死而復生才能完成夙願的設定也讓圓滿結局較缺乏真實感。

大盛皇女李尚有個生來體弱的孿生弟弟李效,為了保護弟弟,她在母后授意、父皇默許下自八歲男扮女裝代替弟弟學文習武,才智過人讓她被立為皇太子,還前往戰場前線歷練一手帶出英勇善戰的玄策軍,但在弟弟病逝、父皇故去後,面對內憂外患,她答應母后請求以長公主殿下前往北狄和親為大盛爭取三年時間,遭身邊人下毒背叛的她殺害北狄大將後自刎。

在知情人眼裡,長公主殿下李尚是個可憐人,父皇自認捏住女扮男裝欺君把柄而假意不知把她當箭靶和其他皇子墊腳石,母后為了自身安全與野心毫不心軟地利用女兒,明明才智過人,哪都不輸給男子,卻仍然得成為和親犧牲品遠赴異鄉沒命歸故里。

然而李尚從不覺得自己可憐,對自己的選擇也從來無悔,她只是堅持守護之道,盡己所得保家衛國、償還親恩,意料之外的是舊臣會尋來還魂密法讓她死後十二年藉由收養的皇家女阿鯉身體返回人間,於是她幫阿鯉報仇,也幫自己報仇,作為常歲寧一步步取得忠臣與民心,最終平息內亂,以女子之身登基為皇,為大盛朝帶來新的大盛和平。

讀者會看著女主角一路化危機為轉機,脫離險境反賣掉人販子、從大象腳下逃生、就鞠賽揪出作弊傷人卑劣學子、拜師宴包場詩會作畫自證清白、賽馬場讓蠢貨自食其果、弄死讓無辜阿兄頂罪的的皇親敗類殺人犯、離京前往戰場討伐帶來戰亂的造反勢力保護百姓……

對於這種借屍還魂回到故人仍在時代的故事,最期待的肯定是什麼時候會掉馬甲相認。

沒想到最先認出女主靈魂的是她生前陪伴一路征戰的戰馬榴火XD

崔璟作為幼年曾在雪地被先太子殿下救過的命定有緣人兼知悉天子蓋天女塔設陣法意在復活愛女的殿下忠誠粉絲,率先認出唯一本命推歸來,讓人暗讚不愧是男主角。

之後認出女主的人越來越多,不惜當和尚並付出代價佈下還魂陣逆天喚回故主的忠臣無絕、心懷愧疚卻也想繼續利用母女血緣牽絆的聖冊帝女皇明后、殺入北狄奪回主公最後一點遺骨的武將常闊、心如稚童本能親近換殼殿下的玄策軍成員阿點、心心念念優秀學生的天下之師禇太傅、大刺刺的前世好姐妹段宜真與天子近臣魏叔易這對怕鬼母子、隱藏多年累積財力與情報網等待故主回歸的暗衛孟列,其他還有天鏡國師、喬央喬祭酒等,隨著常歲寧聞名天下,李尚回歸的奇蹟也慢慢讓該知道的通通知道,不該知道的也在死前終於知道。

全文優點在於情感、在於士族與皇權之爭、在於女權,也在於小人物的描寫,以女主為引,讓許多女子在其帶領下打破世人給予的束縛侷限,外出做工、從軍、當女官、為活命反擊,從而意識到不須將男子將夫婿視為天,不用活得那麼卑微可憐。

不論男女,對人物的性格形象都刻劃得很生動,頭腦清楚有智慧的崔璟繼母盧氏、被母親拖累毅然毀容才發現天地遼闊的姚冉、丈夫死後繼續抵抗反賊入城的和州刺史夫人、偷拐搶騙得到知遇之恩努力種田研發的沈三貓、身負才學反省偏見的宋狀元宋顯、曾錯擇主君最終打入敵營以死回報的策士駱觀臨、忠孝無法兩全以死贖罪的宦官喻增……從老到幼,無論權貴還是平民百姓都塑造得很生動,自私自利、無德敗類之徒也讓人恨得為其悲慘結局慶賀。

可惜明明對內層次分明,士族平民有好有壞寫人性,寫到對外調性就變得很單一,尤其倭人嘴臉特別醜陋,入侵時卑劣殘暴,戰敗被打到自家就膽怯切腹自殺。

雖然猜到肯定會讓倭人慘敗死光不敢再觸犯大盛威嚴,沒想到還把日本天皇都城防禦寫得跟紙糊得一樣,讓日本天皇帶領官員百姓們跪迎殺神主將女主,看到這種寫法相當倒胃,撐著想棄文的心情趕緊快轉。

原本想說在保家衛國的主調性下,或許刻意把外敵形象寫得很爛是為了更襯托主角英明神武的救世英雄形象,結果女主扶持東羅金姓皇子上位使之改朝換代,對戰北狄時用談判遊說手段呈現北狄內部紛爭與人性,退敵之餘不忘以勝者之姿讚賞北狄軍強悍勇猛不好對付。

即使女主作為李尚時在北狄度過三年痛苦的和親日子,但作者把倭人寫得比北狄要噁心很多,讓人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仇恨民族教育之成功。

文中會看到大盛理所當然認為他國應朝貢維持雙方友好關係,不再跪就是背信忘義無恥白眼狼,古代背景固然很符合帝制時期情況,但想到現代中國對待國際仍是那套要嘛乖乖當小弟、要嘛外敵必須出征昭顯我朝威武的價值觀,就覺得心情複雜。

原本以為女主和親的那三年雖然避免觸及傷口避而不談,聖冊帝和其他人都覺得她嫁往北狄根本是一腳踩進地獄生不如死的話,莫非處境形同軍妓被踐踏尊嚴宣洩羞辱得徹底?多年心腹侍女看到曾經無所不能的殿下淪為可恣意踐踏的污泥才會因怕死而心生背叛?

結果後期揭曉和親北狄遭遇的是周遭敵意與汙言穢語,有資格把大盛公主當玩物的只有北狄老可汗,兒子感興趣還會被老子警告,雖然嫁給沒感情的陌生老男人必須忍受床事也蠻痛苦,但一般因媒妁之言盲婚啞嫁且丈夫三妻四妾的女子處境都是這樣,沒想像中悽慘,甚至還能趁機偷學走北狄人的馴鷹之術,「大國也必當融會貫通」的取回己用也讓我想到中共竊取他國技術專利情報視為理所當然作為。

讀完不太能理解李尚前往北狄和親的必要性,怎麼保證一定能為大盛換來幾年生息,如何信任只要將跟太子殿下長得相似的公主送去北狄平怒,北狄就不會趁虛而入,北狄這麼愚蠢這麼守諾嗎?或當時北狄內部也有問題需要時間才故作退讓,如果北狄沒那麼強大,把戰場前線總指揮扔去和親顯然非常浪費,看不出是讓女主選擇犧牲的最優解。

雖然女強很有爽度,不必再女扮男裝而是從頭到尾都以女子身分發跡成為女皇平亂世的過程充滿感動,卻建立在女主已死,必須靠死人復生才能創造奇蹟的前提上,還得讓手下能人開發火藥、沿路造神,守護救國之路被鋪得很平順,要殺的都是該死的,讓女主能一直拿好仁義大旗不用面對兩難。

見到的成果都是奇蹟、所謂的守護與仁義之道只對內、必須站在大國站在被侵略者立場書寫骨氣與正義,迴避異族視角也迴避自家成為侵略者的情況,反正只要把干涉他國內政、派遣間諜內應、偷學技術、就近監管的行為都變成保家衛國就全無問題。

或許因為文中的仁義讓人感覺只是因時因地而宜,期盼英雄救世、明君平天下的價值觀對心中無神無帝的現代人如我共鳴有限,覺得用奇蹟換來的完美結局刻意得缺乏真實感,讓榴火一家三口馬兒出現擬人化心情對話、女主弟弟李效轉世為阿澈、原主阿鯉投胎成常歲安和姚夏女兒、女主和崔璟生下的是女兒不是兒子等安排也是。

故事裡忠臣們為了主君為了百姓為了更好的大盛而不惜赴死也想阻止不仁不義的叛國謀反親王,而現代中國民眾面對高層權貴的腐敗斂財、打壓迫害異己、治理不力只能噤聲或擁護,經常感到矛盾又諷刺。

價值觀差異總會在文字中呈現,對我而言,此文精彩之處很精彩,失色之處也蠻失色,一來一往就變成推薦而不到大推程度,重溫欲較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